雅昌首页
求购单(0) 消息
周韶华首页资讯资讯详细

【观点】题 款 点 滴

2013-09-05 09:04:30 来源:艺术家提供作者:周韶华
A-A+

  在中国水墨画上题款,始于北宋文人画家苏东坡、米芾等人。元四大家黄、王、倪、吴继而推进。明代更为盛行。到了清代的四僧和“扬州八怪”,无不称他们为诗、书、画三绝。他们洋洋洒洒的大篇题款,不但成了整个构图不可分离的组成部分,而且是文人画家之所以为文人画家学养的一个标志。尤其是郑板桥的画如果去掉了他的“六分半书”的诗文题款,就会大煞风景,不成其为板桥画了。

  然而我的题款与文人画家不同,当题则题,不当题则不题,题也常常是些标新立异的画外之音,主要是为了从总体上阐述我的艺术观念和创作意图,表明我对艺术改革的思考,探讨艺术语言和形式系统的建构,多半是借题发挥,画与论互补,为读者开辟参与审美评议的空间。

  一

  东晋画家王微在《叙画》中写道:“望秋云神飞扬,临春风思浩荡。以一管之笔,拟太虚之体,以判躯之状,画寸眸之明,灵而动变者心也,岂独运诸指掌,亦以神明降之”。一语道破艺术创造的真谛。其实人的本质力量就是创造,艺术必定以创造活力为特征。艺术家始终要保持原创性,追求具有更大的变化机能以及能跟随着心灵情感运行的那样一种活化、幻化自由的技巧。再高的技巧,一旦变成不变的模式,也就给自己做了一个茧子,使艺术语言丧失机能。一个艺术家一生中最可宝贵的地方就是永葆鲜活的机能。不断挣脱凝固,是延续艺术生命的毕生行为方式。

  二

  庄周文辞风格,独与天地精神往来而不敖倪于万物。故而有人说汉魏诗像春,唐诗像夏,宋元诗像秋,有明诗像冬,包容四时,生化万物。而吾诗四不像,唯独辟天地情源,画山水也宇宙通流,笔参造化,气贯人天,旨在追求宇宙大生命,当与老庄精神不谋而合。

  南朝梁著名文论家刘勰在《文心雕龙》中写到:“形在江海之上,心存魏阙之下,神思之谓也。故寂然凝虑,思接千载;悄焉动容,视通万里,吟咏之间,吐纳珠玉之声;眉睫之前,卷舒风云之色。”真神论也。画道通,笔下不会不自由。

  三

  我为什么要“骋无穷之路,饮不竭之源”,跑遍了全国的名山大川?就是为了领悟感受宇宙大生命,借山川以表现人的本质力量。所以才作这么大的投入。

  孔夫子说“智者乐水,仁者乐山”(《论语•雍也》)。子贡不解此中堂奥,问日:“君子见大水必观焉,何也?”孔子说:“夫水者•君子比德焉。遍予而无私,似德;所及者生,似仁;其流卑下拘倨皆循其理,似义;浅者流行,深者不测,似智;其赴百仞之谷不疑,似勇;绵弱而微达,似察;受恶不让,似包;蒙不清以入,鲜洁以出,似善化;至量必平,似正;盈不求概,似度;其万折必东,似志,是以君子见大水必观焉尔也。”

  “夫仁者何以乐山也?”子日:“夫山巃嵸礧嶵,万民之所观仰,草木生焉,众物立焉,飞禽萃焉,走兽休焉,宝藏殖焉,奇夫息焉,育群物而不倦焉,四方并取而不限焉,出云风通气于天地之间,国家以成,是仁者所以乐山也。诗日:‘泰山岩岩,鲁侯是瞻’,乐山之谓也。”在自然界,春去秋来,水穷云起,艺术家总要悟出它与人的同构关系,才能升华为艺术的底蕴,谱写成艺术生命的乐章。

  四

  枚乘《七发》云:“通望兮东海,虹洞兮苍天。”搞艺术的人宜宏大体,总领纲要,先博览精阅,才能包容广大的信息量。颖脱之文,皆出于万里之步,而千里之行则始于足下,靠的是实践。

  艺术家在对古今中外的融合中,要能分化出自身的座标,形成自己的风格语言系统。这是一个积淀的过程,积淀是分化的基石。面对古今中外各路风骚,无不从中领略风采,纳摄精英,游目观光,广征博觅,吞吸最昂贵的养份,合成新的形式系统。“海纳百川,有容乃大。”我们要以开放的胸襟来继承和发展民族绘画传统。这才能是呈现出新的东方文化风貌。

  五

  伴随艺术家一生的是一个接一个令人激动的艺术创造。不论是“窥意象而运斤”,还是锤“兴观群怨”为风雅之调,都是不可遏止的创育艺术生命的冲动过程。创作主体的理想是创作出一个具有高度组合水平的视觉整体,一个简约合意的完美结构,一个沁人肺腑的有意味的纯粹形式,一个蕴含着紧张刺激、有变化节奏感的、或者轻松优雅、平衡有序的那样一种“和声”。这一切,又都是艺术家情真意切的生命投入。倘若杂念太多,精神负担过重,不虔诚敬业,不寂寞求道,怎能进入角色?所谓无欲者言清,无累者言达,精诚得道,灵窍顿启。故日:“不为俗情所染,方能说法变人。”

  六

  宋代大书法家黄山谷常说:“士大夫三日不读书,自觉语言无味,对镜亦面目可憎。”这是由东方艺术的文化属性所决定的。作为从事中国书画的艺术家,他的人品、学养和综合性的艺术才能,是这门艺术载体必须包容的艺术基因。所谓“识到者笔辣,学充者气酣,才裕者神耸,此三备而后画道成。”在我看来,还有比这更重要的条件,就是要以整个生命去投入迎会那沛然天地间的大千世界,纵浪大化,吞吐八荒,对着大自然活跃的生命开放,与天地合其德,与日月合其明。没有任何东西能比这种最深切的体验感悟更有质量。只有把艺术与现实人生放在对应关系上,艺术灵感才能撞击出火花从而赋予艺术以强大的生命力。

  七

  踏上天山路,

  日落起风尘。

  黄云泼墨彩,

  呼啸森懔懔。

  旷渺戈壁横,

  流沙茫无垠。

  一枕清霜月,

  不夜看星辰。

  凭吊古楼兰,

  把酒祭鬼魂。

  文章千古事,

  画道通乾坤。

  清代王树相曾云:“高陵深谷几兴废,明月清风无古今。有情明月来相送,无价清风不可酬。茫茫大宇无穷事,且把冰壶共买春。"尽倾文艺之道真谛。不但要超以象外,而且要超越古今。至大无外,至小无内,胸存天地大观,感物化气,得天地之道,人文之助,才有慧悟。

  八

  夜临东陲,观朗月澄波,清虚悠然,物我都化为清净心境界。然招客留宾未断尘,痴也是我。性灵如此,诗堪适意,画兴勃起,遂挥写一图以标风流,可笑凡根未断。

  南朝梁人刘勰在论及谋篇之大端时说,“夫神思方运,万涂竟萌,规矩虚位,刻镂无形,登山则情满于山,观海则意溢于海,我才之多少,将与风云而并驱矣。”艺术创作的这种天人对应关系,我脱胎于山川,山川脱胎于我的这种神遇而迹化的合二而一,情生景,景生情,是典型的东方意象性结构。未知吾兄以为然否,并题以奉,聊博一哂。

  九

  花开花谢春去,时克疾如弹丸。鲁班以木匠千秋,至性不朽。达摩面壁,我志抱一。学道之法不多,只在冥心入定不乱。浮云来去身外物,大地尽是吾蒲团。管它复雨翻云,无动于衷;任尔风花雪月,固执吾志。并题以奉 海涛君清鉴甲戌 韶华于抱一庐

  十

  创新是人类的专利,也是对世俗偏见的抗争。人类的高明之处,就在于能够不断改写自己的行为乐章。

  然而在创新的路上,没有鲜花,没有掌声;只有荒原,只有荆棘,只有泥泞,只有接连不断的挫折。但是,只要有信心,有一副胆子,有力量去开拓创造,跌倒了爬起来再前进,胜利会属于披荆斩棘者。

  十一

  真正的艺术创造是属于思想者和革新家的。理性目标的正确选择与思维的人格力量一旦化为创造性行为,就会使艺术趋向于崇高和深邃。历史感与现实感也就成了艺术的天然底蕴。所以灵感也只偏爱那些有创造性的头脑。

  当然,画家要用作品说话。作品就是自己的化身,作品就是自己的第二生命,也是自己的力量之所在。说一千,道一万,不如在作品中得以体现。

  十二

  在短暂的人生旅途中,最困难并且最重要的是正确的选择。只要认清自己该做什么且能做好什么,即择美固执,把全部的光和热聚焦在这个点上,那就必须会取得连自己也感到吃惊的成功。正确的选择是成功的第一步,思维的正确与方法的正确即成功了一半。

  有了明确的战略目标,还要有对头的战术,使意志和愿望达到最圆满的结果。

  十三

  在借鉴融合西方文化的过程中,如何不失东方文化的光彩;在继承传统文化时,如何强化精神素质的现代化,如何建立工业文明时代的文化结构,产生艺术新体,创立社会主义时代的文化大风格?当代艺术家正处在这样的两种文化撞击的十字街头。

  融合互补不等于模仿和代替。“模仿新的,不能代替模仿旧的;模仿西洋的,也不能代替模仿东方的。”(台湾刘国松教授语)同样,否定了旧的,也不等于建立起新的,而且新的也未必都是好的,新的也要经过“时间选择”。在跨世纪的当口,如何建构新的东方艺术,是我们这代人不可回避的大事。

  十四

  以情态结构为特征的中国写意水墨画,其空间构造是由引进书法的书写性而得以发展的。它的韵律观,是以点为神经的意象性结构,导向以气为纲,以神为帅,笔阵纵横,伸缩有序,形态跟随着意会和激情运行。那种神秘难传的内在精神,是艺术家气质的流溢,使人们感觉到中国画更象有形的音乐和抽象的舞蹈。我把中国的点线与西方的块面融合在一起,把中国画构图的运动节奏与西方现代构成融合在一起,突破旧的格式规范,以强化水墨画软材料的力度和扩张感。此图未知是否见成效。

该艺术家网站隶属于北京雅昌艺术网有限公司,主要作为艺术信息、艺术展示、艺术文化推广的专业艺术网站。以世界文艺为核心,促进我国文艺的发展与交流。旨在传播艺术,创造艺术,运用艺术,推动中国文化艺术的全面发展。

联系电话:400-601-8111-1-1地址:北京市顺义区金马工业园区达盛路3号新北京雅昌艺术中心

返回顶部
关闭
微官网二维码

周韶华

扫一扫上面的二维码图形
就可以关注我的手机官网

分享到: